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始终坚持办好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始终坚持教劳结合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新征程,要完善党对立德树人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健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走过的壮阔历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以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立德树人的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始终紧扣教育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并强调“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在接收改造旧教育过程中,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政治课,在中小学建立班主任制,在高校逐步设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党和政府提出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1954年又提出了培养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全面发展的新人的任务,要求注意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改进教学工作,并改进体育卫生工作,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1957年2月,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此外,他还发出“又红又专”的号召,体现出对培养什么人的极大关注和深谋远虑。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94年6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治久安”,强调“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来认识教育问题,就会丧失时机,贻误大事,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复兴全局和百年变局出发,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紧紧抓住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5年12月27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该法明确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这些重要论述和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立德树人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七十五载立德树人探索实践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国家对立德树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内涵和原则一以贯之。 始终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出:“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教育是不能设想的。”邓小平同志强调:“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鲜明地提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并将其作为教育规律“九个坚持”之首,保证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始终坚持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重视道德修养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从“德才兼备”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再到“立德树人”,我们党始终重视以德为先、以德育人、以德施教,把德育摆在育人的突出位置。 始终坚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毛泽东同志指出,“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教授、讲师、助教、研究人员为无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和文化科学事业服务”。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号召广大教师做“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相统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始终坚持办好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各学科课程、班级教育、团队活动及榜样教育、劳动教育、日常规范教育等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经历几次重大调整,先后形成“85方案”、“98方案”、“05方案”,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关键作用,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形势的发展,思政课主阵地地位得到持续巩固和加强。 始终坚持教劳结合的重要方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指出:“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江泽民同志进而指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凸显了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不论教育方法如何创新,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始终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 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点任务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抓住关键重点,强化协同联动,推动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地见效。 完善党对立德树人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涉及教育各领域的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在推进方式上,要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在育人链条上,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各环节;在育人主体上,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打造一支“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在评价标准上,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纳入党委巡察、年终绩效考评、干部工作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 健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机制。要建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以协同贯通为关键,着力在课程贯通、教材联通、教学融通、队伍打通、资源互通上下功夫,实现一体联动。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机制,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要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打造中国自主教材体系。要增强思政引领力,逐步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打造一批“大思政课”品牌。 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必然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要求健全“三全育人”的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社会协同力。要加强政府统筹,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全社会共同担负起下一代成长成才的责任。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需要我们加快提升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当前,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偏重界限严格的专业教育,文史哲之间、文史哲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足;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缺乏与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程等。 对此,高校要破瓶颈,补短板,强化价值引领,通过创新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史哲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强文史哲学生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史哲专业深入融合,改革文史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途径,切实提高文史哲领域育人成效。 提高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在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荣誉课程建设,提升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推进“一生一案”,提供本研贯通、跨学科专业、创新创业等多元发展路径供学生选择,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术志趣与发展个性,推动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充分留白。 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单一学科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性挑战,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同样是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构建文史哲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要勇于打破文史哲学科壁垒,有效整合文史哲优秀师资资源,打造文史哲大类平台课。要积极推进文史哲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讲堂、跨学科系列对话、文史哲师生共同研究项目、跨学科工作坊等形式和内容,促使文史哲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学生在继续深造后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前提条件。 加强文史哲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通过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文史哲人才培养的文理思维贯通。鼓励和引导文史哲学生选择理工科通识课程修读,提升文史哲学生文理贯通能力,加强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文史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要明确专业课程的思维训练目标和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核心素养,建设一批文理融合课程和思维训练课程,推动文史哲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革新,进一步提升文史哲学生跨学科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效。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史哲专业的深度融合是文史哲领域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文史哲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要主动因应人工智能的冲击,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文史哲专业建设,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打造系列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史哲学科专业融合课程,加强文史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文史哲学生的数智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文史哲人才,还要求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要用好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以评价改革带动资源配置和育人体系的变革。在课程考核方面,可以探索非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推动挑战性、进阶性、研究型的考试评价改革。在教学质量层面,应通过评价倒逼课程改革、变革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质量。在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要建立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评价机制需要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向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新思想新战略,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不竭动力,也是强化资源协同配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历史逻辑来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必然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放眼全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各世界强国均是遵循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到世界强国的演进规律。近观我国,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始终处于与时俱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领域实现共生耦合,形成相互协同、系统集成的联结融合。 从现实逻辑来看,教育、科技、人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教育系统是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和变革的重要场域,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都依赖教育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提供不竭动力的核心所在。科技创新无论是推动社会进步,还是催生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变革,均来源于教育发展、人才创造;同时,教育和人才资源的集聚也依赖科技的进步。人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创新的承担者,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才在三者之中发挥主体支撑作用。人才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资源;人才也是构建科技创新系统的主体,发挥引领驱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他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找准突破点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关键所在。 要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改革综合效能。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相互影响、相互叠加,涉及范围广、攻坚难度大,且彼此具有高度的系统关联性。全面提升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综合效能,必须坚持系统整体设计,把握重点、聚焦难点、循序渐进,注重发挥集成效应,将加强系统集成贯穿改革全过程;坚持一体化协同推进,以破除体制机制藩篱和结构性矛盾为主攻方向,着力破解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贯通不顺畅、条块分割、各行其是等问题;坚持树立改革全局观,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全力推出一批引领性、创新性改革举措,推动形成需求一体牵引、资源一体布局、机制一体塑造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改革的整体效应和最大效能。 要突出功能整合,加强战略发展衔接。目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由不同部门实施管理,存在着功能交叉、部门间配合协调不足的情况,亟待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合力。通过顶层设计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纵深推进赋能蓄势,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组织体系、行动方针、重大措施和基本步骤进行统筹部署。多方共同发力,整合优势资源,从全局出发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体系贯通、相互形塑、相得益彰的战略体系,通过多样化激励手段形成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创新合力。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协同功能,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堵点卡点,多维塑造三者各显所长、各尽其能的循环优势。加快相关立法进程,促进各创新主体间建立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要推动政策融通,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目前,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之间仍然存在着壁垒。要通过政策的有效融通消除壁垒,着力提升各关键主体的创新性内生动力。坚持整体推进,加强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聚焦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深化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长周期评价机制。健全因地制宜一体化改革机制,根据各地发展实情制定相应改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制定更加开放灵活的工作协同机制,促进综合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充分发挥推动新质生产力升级迭代的引擎作用。 要优化要素配置,营造开放创新生态。通过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区域和重点产业,制定“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共享,切实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高起点打造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创新策源地,努力形成科技、产业和金融的良性循环,全方位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畅通创新要素高效流动机制,打破高端要素间的衔接壁垒,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的创新系统。通过各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实现多场域创新要素和多层次创新网络之间信息流的联结传导。坚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开放包容、互惠共享原则,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近年来,西安翻译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倡议,稳步推进自身数字化进程,致力于实现教育教学的全方位革新。 ——强化组织领导与资金保障,数字校园普及行动全面实施。该院对数字校园建设给予极大重视,制定专项管理办法,调拨专用资金支持,并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该院全面推行了“数字校园普及行动”,核心校务全部完成信息化、数据资源共享化、线上线下智慧教学、安全防护及制度保障体系化等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信息化手段与教学深度融合,整合校内外数据,赋能人才培养。该院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利用智慧教室和在线平台,实现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教师能基于大数据准备教案,学生可获得个性化指导,师生交流多样化且可记录。教学评价基于大数据,指导教学改进,个性化人才培养和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更加科学合理。该院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在制定校级数据标准的同时,建立全面数据仓库。利用近半数的智慧教室资源,学院搭建了AI课堂智能分析评价系统,用于监控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分析师生的行为模式。该院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持续反馈机制,从而构建一个动态、互动且持续改进的教育评价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该院实现全面的安全设备配置,并实施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策略。这些措施全面覆盖了物理安全、通信安全、边界安全以及计算环境安全。在管理安全领域,完成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工作,执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流程,并与外部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参与攻防演练活动。此外,学院还致力于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以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